2013-11-13 〈華爾街見聞〉美聯儲下一步將邁向何方?
(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 張澄】
縮減QE是否能夠等同於收緊貨幣政策?
美聯儲縮減QE只是時間的問題,而究竟是不是想收緊政策,還有待觀察。對衝基金經理Kevin Ferry和經濟學家Tim Duy在這個重要節點提出的觀點,或許能讓投資者豁然開朗。
上周美國的多項經濟數據都給市場帶來了“大驚喜”——三季度GDP和非農就業報告都遠遠超過了預期,似乎完全無視10月初政府關門的衝擊。
這些數據公佈之後,美聯儲12月份開始縮減QE的可能性似乎又回升了,而此前,華爾街投行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明年3月份的FOMC會議上宣佈縮減QE。
就在美聯儲糾結放緩購債步伐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議論美聯儲尋求其他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的可能性。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表示,除了縮減QE之外,美聯儲還將降低收緊利率的失業率門檻,目前這個門檻是6.5%。Jan Hatzius認為,美聯儲兩位經濟學家的論文——建議美聯儲將失業率門檻降至6.0%,以作為繼續寬松政策的一部分——暗示超低利率將保持更長時間。理論上講,這會使得長期利率維持在低水平,從而對經濟提供刺激。
因此,一方面,美聯儲有可能會開始相應地收緊政策,比如放緩QE;而另一方面,美聯儲也會用其他方法來適當放寬政策,比如降低利率上升所需要的門檻。
要想解析美聯儲下一步的動向,不妨看一看以下兩篇博文的觀點。
首先是來自對衝基金經理Kevin Ferry在The Contrarian Corner發表的一篇分析。他解釋道,從本質上來講,QE是通過增加市場上的貨幣量來刺激經濟的做法,而在過去,美聯儲曾試過用直接引導利率的方法來引導經濟走向。結束QE,同時在前瞻指引方面加大力度,實際上是回歸過去傳統方式的一步棋。這樣一來,美聯儲就將試著重新對(長期)利率進行引導。
另外一篇分析來自經濟學家Tim Duy,他分享了類似的觀點。
Tim Duy的主要觀點是:政策制定者可能會將重心從資產購買轉移至利率方面,通過這一步來實現政策的正常化。而強調前瞻指引將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
調查表明,以前瞻指引為政策門檻的做法不僅很有效,而且其效力還有提升的空間。這對於那些擔心結束資產購買會讓金融環境過於收緊的官員來講,無疑是一個定心丸。這表明,美聯儲還有一個工具可以改變政策的構成,但同時能夠讓寬松程度保持不變。至於他們會不會用這個工具,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如果美聯儲持續購買資產,目前的失業率門檻是否具有意義還很難判斷(在維持QE規模的環境下,即使失業率降到了門檻水平,可能也不代表有足夠的理由上調利率)。美聯儲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降低失業率門檻。
在強勁經濟數據的影響下,近期放緩QE的討論又升溫了。但無論如何,對目前局勢的深入瞭解是很關鍵的。很有可能,美聯儲希望做的並不是收緊政策,而僅僅是轉變策略——從QE轉移到利率指引。
(2013年11月12日 07:19)
https://gold.jrj.com.cn/2013/11/12071916127666.shtml